一、选型与使用:避开 “踩坑” 指南
1. 关键参数怎么看?
·额定电流(IF):选择时需大于电路最大工作电流的 1.5 倍(如实际电流 2A,选 3A 以上),避免过载烧毁;
·反向耐压(VRM):必须大于输入交流电的峰值(220V 市电峰值≈311V,通常选 400V 以上耐压,高压场景需 1000V+);
·封装形式:小功率选插件式(DIP)或贴片式(SMD),大功率选带散热孔的模块式,确保良好散热。
2. 安装注意事项
·极性不能反:输出端 “+”“-” 接反会导致负载短路,务必对照 datasheet 接线;
·散热是关键:大功率桥堆需搭配铝制散热片,必要时加装风扇,避免结温过高(通常不超过 125℃);
·滤波电容标配:输出端并联电解电容(如 100μF/50V),滤除脉动成分,让直流电更平滑。
二、迈向未来:当桥堆遇上 “新材料革命”
传统硅基桥堆在高压高频场景下存在损耗大、发热高的问题,而宽禁带半导体的兴起正改写这一局面:
·碳化硅(SiC)桥堆:耐压可达 1200V 以上,开关速度比硅快 10 倍,损耗降低 50%,已应用于电动车 800V 高压平台;
·氮化镓(GaN)桥堆:适合高频小功率场景,如手机快充,可缩小变压器体积,提升充电效率;
集成化趋势:未来桥堆可能与 MOS 管、控制芯片集成,形成 “功率模块”,进一步简化电路设计,提升系统可靠性。
22 年专注桥堆,昆二晶以专业赢得信赖! 无论选型咨询还是技术支持,我们随时在线。
? 欢迎致电 0577-62627555